米市街是洋河鎮一條真正意義的老街,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。街道也有新陳代謝。米市街過去是洋河鎮的中心幹道,現在已有些冷清。米市街上一家有近百年曆史的老醬坊。宿遷市宿城區洋河鎮,黃河故道邊,有人撒網捕魚,遠處就是洋河酒廠巨大聯排的釀酒車間。洋河鎮蘇洋酒廠釀酒車間內,工人師傅正在上甑蒸酒。洋河酒廠包裝車間,工業流水線整齊劃一。洋河酒廠儲酒庫已實現了電腦管理。
  洋河:宿遷水多,歷史上被稱為“洪水走廊”,總是隨著水的漲落時隱時現。宿遷地勢低窪,古運河和黃河故道穿腹地而過,因而黃河泛濫,宿遷首當其衝。蘇酒“三溝一河”中的“洋河”原產地宿遷市宿城區洋河鎮,原本有一條和黃河相連的白洋河,經常白浪滔天,望之如洋,故而得名。清朝順治年間,黃河又一次決口,白洋河淤塞殆盡,不復存在。洋河鎮自古商業發達,被譽為“小蘇州”,釀酒歷史也很悠久,據傳洋河大曲在唐代就已享有盛名。除洋河大曲外,這些年人們更為熟知的是洋河酒業的“天之藍”、“夢之藍”等品牌。2011年,洋河新城掛牌成立,圍繞洋河酒廠,正在形成一座現代白酒工業新城。
  寬敞坦蕩的發展大道連接起宿遷市區和洋河鎮,兩旁大多是建築工地,農田反而是其中的點綴。市區和洋河鎮已實現無縫連接,隔幾分鐘就有公交車,每次車上的人都不少。沿途經過“項羽故里”的大型仿古建築群,這個新建的景區在當地人看來沒有任何老東西,主要是作為各種商品展銷會的集散地。又路過了宿遷(洋河)火車站,洋河的人說:“火車站在我們洋河呢,宿遷市的人要坐火車得來洋河。”路過了洋河酒廠車間,那是一片空間橫跨遼闊、弧形屋頂的銀白色龐然大物。
  從宿遷市區到洋河鎮十幾公里的路上,大多數公交站都以“某某花園”、“某某名郡”命名,那是些待價而沽的新建樓盤。在洋河鎮做白酒生意的蘇青山來自常州,他的印象是:“洋河很繁華,周邊鄉鎮的人都以這裡為中心,所以洋河的人有點傲氣。外來人口也多,大多都是來做白酒生意的,或是白酒相關行業,這兩年白酒生意沒那麼好做了,但很多人還在堅持。”
  羅家花園
  美人玉立遙想福泉酒海的前身
  洋河鎮歷史上也曾有一個著名的羅家花園。明清時期,洋河鎮因盛產美酒而日漸繁榮。白洋河上沽客多,有九個省的客商在這裡設立會館。洋河大曲行銷江淮一帶,有“福泉酒海清香美,味占江淮第一家”之譽。乾隆下江南,五次留宿宿遷,在品嘗洋河大曲後也寫下了“酒味香醇,真佳酒也”的贊語。如今,宿遷有一家酒廠在生產“乾隆下江南”酒。
  洋河鎮流傳著一首民謠:洋河財主多,鮑、繆、魏、馬、何,更有葉和羅。據說民謠中排列順序是倒排法,也就是羅姓排在當時洋河富豪榜的第一位。洋河羅氏,也是在洋河開槽坊最早的家族之一。
  羅家花園據說也是因為迎接乾隆駕臨而修建,但最後乾隆卻沒有來。羅家槽坊就開在羅家花園西北角一個叫北灘子的地方,取名“廣源泰”,位置相當於現在洋河酒廠釀酒1-8車間,著名的美人泉就在這裡。
  “水為酒之血”,提及洋河酒的水源時,一般都會提及美人泉,現在它是洋河酒廠的一處景觀,有個美人雕塑亭亭玉立。羅家花園已經無跡可尋,不過幾年前這裡建成的一處居民小區取名為洋河花園,還能使人偶爾想起這裡遙遠的前身。
  幾年前,洋河鎮米市街上發現了一處老宅院,是國民黨高級將領韓德勤的故居。韓做過江蘇省主席,米市街上的老街坊還在傳說他是個家鄉觀念很強的人,每次回家,快到村鎮時,便下車下馬,以步當車,表示對家鄉人民的尊重,頗得鄉民贊許。
  洋河鎮原本屬於泗陽縣。泗陽曾流傳這樣一句話:“會說泗陽話,就把盒子挎。”“盒子”是指軍隊軍官用的武裝帶和駁殼槍的皮套。只要是泗陽人,在韓德勤手下總能弄個小官噹噹,可以掛上武裝帶,挎起駁殼槍。滄海桑田,上世紀70年代,聽說已移居臺灣的韓德勤思念家鄉的洋河大曲,當時的洋河酒廠廠長還通過香港向他送去了家鄉酒。
  米市街
  生活細節留下水波蕩漾的痕跡
  如今,一條仿古“酒街”洋河鎮的主幹道,在別處縣城步行街能夠找到的標準配置在這裡都能找到:國內品牌的服裝連鎖店、江蘇省內的連鎖快餐店、電動車專賣店……而兩側和酒有關的雕塑則提醒你已經進入了“中國酒都”洋河。
  街道也在新陳代謝,原本是洋河鎮中心的米市街現在已顯得冷清。街上有彈棉花的、做竹竿生意的、開醬菜店的……這些行當都有一種緩慢的節奏。
  徐海燕是一家有近百年曆史的老醬坊的老闆娘。以前來買醬菜的老街坊只認她公婆的名字,到了她這一輩,丈夫在洋河酒廠上班,醬坊就成了她一個人的買賣。
  這一天從淮安來的幾個女人,特地來徐海燕家買醬菜。她們喜歡那種特別鹹的大頭菜,像個黑色的球,粗鹽疙瘩還凝固在上面。買了幾十斤,據說能夠吃兩年。“這樣的大頭菜放兩年也沒關係,有人就喜歡吃鹹的,放辣椒炒著吃,淮安那邊的人喜歡喝粥吃這個。”
  徐海燕家的後院有一排排水缸,冬烤酒夏烤醋,斗笠蓋在上面,等待夏天一場濃重熱烈的發酵。她覺得烤醋釀醬油和釀酒的道理差不多,也沒有那麼深奧。
  米市街上,有一些掛牌的古民居。“牌子都是這兩年掛上的,如果你五年前來,那會兒才有不少老房子。”家住米市街58號的熊德志家,從外面看不出特別,推開大門,原來是新盒子套著老底子,裡面還是古舊的模樣。幾進的院子已經頹唐成了一座過街樓,磚雕的刀工依然細密嚴謹。二樓以前是存放布匹的倉庫,熊德志還在灰塵里找到過家譜和一本老賬簿,後來都不知所終。熊德志從來沒有管過它,糯米漿勾縫的青磚老房卻仍然牢固,旁邊後蓋的房子房頂都長草了,老房子的牆壁也沒有鬆動過。
  熊家祖上是從山東來做布匹生意的回民,“順著河過來的”。舊時水路縱橫帶來繁華聚散,也讓遠方的人在此扎根生息。洋河緊靠古黃河,在時間的流逝里,白洋河已潛入地表深處,美人泉也不再,但生活細節中依然留下了水波蕩漾的痕跡。
  濕地公園
  洋河河曲醞釀醇香甘甜的土層
  洋河鎮的濕地公園借助天然水系蜿蜒的走勢,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景觀帶:明月當空,曹操雕塑舉著一杯酒“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”〗蠛泳瞥鵓瞥導湮酵獾乃擼攣繾苡幸蝗喝嗽誆隊悖饈且桓鎏烊恍緯傻某靨粒闖さ美細擼歡嗟乃炊殺晃С閃艘桓觥骯碌骸薄H嗣譴┳潘刈虐侗吲茲鐾煌湎縷戀納讓媯看味加脅恍〉氖棧瘛T洞褪茄蠛泳瞥Ь藪罅諾哪鵓瞥導洌誒短煜氯繽さ哪⒐劍鞘悄鵓瞥導涮賾械牧講惴慷ィ欣謖羝┥ⅰS械某導湟丫慊鶘詳擔械某導浠乖詘幢歡�
  洋河鎮地下水依然充沛。米市街上的清真寺里有一口水井,壓上來的水澄清透亮,寺里的日常生活用水都靠它。上世紀70年代末,洋河大曲登上全國八大名酒寶座之後,洋河酒廠請專家學者對洋河地區的水質、土質進行綜合性勘探、考察。最後得出結論:多次黃水淤積,沙土層較厚,天然水經沙土層過濾,雜質少、無異味,無土腥氣,清醇、甘洌;沙土層下是肉紅色黏土,這種土含有一種能產生窖香前驅物質的芽苞桿菌,用它做發酵池,可以使酒醅醇、香、甜具備。水和土加在一起,為洋河大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。
  洋河鎮上的老人說,以前洋河鎮真的是水鄉啊,四周到處都有水,修路填掉的水溝好多,現在就剩下了一些小水窪。曾經有一句話說:“行客年年任往來,居人自在洋河曲。”意思是:你們這些行人客商年年如此來來往往,而我就住在這白洋河的拐彎處,還不自在?
  ■ 酒文化
  老文化的傳承與時尚消費的嫁接
  洋河酒廠的文化傳承主要保留在老廠區里,美人泉算是一個地理標誌。它包含著洋河所依托的美酒文化傳說,但現在看起來不過是廠區里一處平常的水景。洋河酒廠並沒有生產名為“美人泉”的酒,泗陽縣倒是有,名為“美人”、“美人泉”之類,價格都在三五十元一瓶。
  另一處顯示洋河酒廠酒文化資源的是晦暗神秘的地下酒窖,目前正在檢修中。據介紹,酒窖入口處的黃楊古樹已經有230多年樹齡,也正是它見證了這處老酒窖的歷史。這個酒窖存有近4千隻陶罐,罐口全部用特殊工藝封糊編號儲存,罐子四壁、牆上都棲息著各種菌種,而這些豐富的微生物群則是釀酒的關鍵因素。釀酒業中有句話叫“百年老窖千年糟,酒好全憑窖池老”。
  在所有關於洋河的故事里,也有對“酒”的自然科學妙用。據說洋河有72座廟宇,其中東關廟頗為壯觀,院子外面搭一座戲臺,每當鑼鼓齊鳴的時候,十里以外餘音縈繞。原來,戲臺下麵埋著24口大酒缸,能產生共鳴。還有一座廟叫做傳瓢廟,傳說是一群仙人在這裡傳瓢共飲洋河美酒的地方,於是釀酒的各家槽坊共同捐資修建了這座廟。可惜,這些古廟都已經不復存在。
  洋河酒廠新車間則是一派現代化工業景象。沿著參觀通道俯瞰包裝車間內一瓶酒的誕生,工業流水線的程序步驟整齊劃一。作為新型時尚白酒消費方式的引領者,洋河“天之藍”與“夢之藍”已經被消費者所熟知,覆蓋從100元主流中高端價格帶到200元“天之藍”的次高端價格帶,再到500元以上“夢之藍”高端價格帶。洋河酒廠的職工頗為得意於“夢之藍”這個名字,它和“中國夢”的有效嫁接無疑是給洋河酒做了一個巨大的品牌宣傳廣告,新廠區里也有一條命名為“夢之藍”的大路。
  ■ 酒業態
  一座酒廠帶動一座新城
  洋河鎮不僅有洋河酒廠,還有大小幾十家釀酒廠,蘇洋酒廠是其中之一,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泗陽縣紅極一時,老闆王林雲是當地有名的企業家,蘇洋酒是江蘇省名牌。走進蘇洋酒廠的大門,一塊大牌子是某國家領導人在品嘗蘇洋酒的歷史照片。
  如果以洋河酒廠的體量來比照,蘇洋酒廠看起來就是個“小打小鬧”的民營小廠。王林雲覺得,現在洋河鎮的企業生存環境不如從前,“行業本身這幾年就不景氣,而且一家獨大的局面越來越嚴重”。
  洋河鎮的發展模式依然以酒業為中心,這就需要原料基酒、瓶酒蓋、紙箱膠帶、包裝創意、物流倉儲等一系列產業鏈的支撐。洋河新區成立之初,就將落實“廠城共建”的內涵作為追求,推動打造全產業鏈的酒業新區。洋河新區在周邊的倉集鎮協助實施萬頃良田改造工程,為洋河酒廠就近提供有機稻米。
  洋河新區還有一家酒業包裝博物館,對聯上寫著“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,酒壯英雄膽萬事都不難”。也許是因為得益於“天之藍”、“夢之藍”的成功,洋河當地就出現了“天之夢”、“夢之夢”這樣的酒類包裝,讓人忍俊不禁,當地人也覺得“比較山寨”。
  本版採寫/新京報記者 曹燕
  本版攝影/新京報記者 李飛  (原標題:洋河 美女泉嫁接天藍之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tjxdupjzq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